斯坦福华裔妈送孩子进中国公立学校,寻找中美教育的最优解
不少中国家长羡慕美国的宽松自由,殊不知大洋彼岸的家长们鸡娃鸡得不亦乐乎。
像美国总统特朗普大闺女家伊万卡的三个娃,学钢琴、学画画,冬练滑雪,夏练网球高尔夫,停不下来。就连公认最难学的中文,三个孩子也是从小就勤学苦练,访华时还能唱完中文歌背起《静夜思》。
中国孩子们被“折磨”得嗷嗷叫的数学在国外越来越受重视,就连世界首富、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离婚案的新闻里都能提到:他们家孩子从小学习《新加坡数学》。
究竟中美教育路径,谁才是培养“聪明”孩子的最优解呢?
聪明孩子就一定快乐吗?快乐和聪明有没有中间之路呢?
中西教育又该如何平衡呢?
这可能也是无数目前接受双语教育或者有双文化背景的家庭面临的真实困惑。
这个问题,可能没有人比”中国移民骄傲的女儿”+“美国儿子的学霸妈妈”Lenora Chu更有资格回答了。
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纽约时报撰稿人、《小小战士》作者,亚马逊有售。
独家福利时间!!”去哪儿上夏校“将赠送签名版书给8位热心读者,留言写下你的感想,坐等被Pick!作为移民二代,她的故事听起来很耳熟,非常典型:自小在美国教育体系和中式家庭两种模式的碰撞下长大,考入顶尖名校斯坦福大学,读了父母喜欢自己却不爱的专业,满足父母的夙愿,却没有发现自我……
不那么典型的是,2010年,为了培养一个双语娃,全家搬回上海。她没有将混血儿子送入国际化学校,而是不走寻常路地把孩子放进公立幼儿园,近距离对比中美教育,探究中西育儿的本质差异,最终写成一本《小小士兵:一个美国男孩,一所中国学校,一场国际赛跑》的书,在国际上引发重大反响。
▲《小小战士:一个美国男孩,一所中国学校,一场国际赛跑》
为了阅读方便,下方采用第一人称论述。(本文综述Lenora在一年一度的大盛事惠灵顿教育节的演讲、小战士这本书和其他采访)
1
“遵从父母的意愿选择了大学和专业”在我出生前,我父母就移民了,双双在美国获得了博士学位,他们在美国生活多年,思想方面已经比较西化开明,但在我小时候的成长过程中,因为生活在中式教育,父母对我的教育还是非常传统,强调刻苦严谨,但在学校里,美国老师教的要关注“自我内心”,我一直很困惑究竟谁是对的?
类似的情况在我的成长历程里比比皆是。
11岁那年,我想养一只宠物,妈妈说:“养可以,但是你得在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比赛的报名入门年龄是10岁,但为了可以拥有一只宠物,我拼命练习,成为最小进入决赛的孩子,然而最后只得了第二名,宠物养没养成你们应该也猜到了。
在学校里,老师常说“结果不重要,你是最棒的。”但我妈妈的口气非常坚定:“你还是努力不够,没有拿第一名意义就不是那么大了!”究竟过程和结果谁更重要,我又该听谁的呢?
▲中美教育对比
在中美两种教育的博弈中,我也长大了,努力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录取。说实话,拿到offer的那一刻,是我父母的人生的最高兴的时刻之一,他们非常开心,也特别骄傲,我的大学文凭一直是他们保管着的。在我31岁结婚典礼上,我父亲在致辞里提到了我13年前SAT接近满分,还展示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和毕业证书。
我很喜欢斯坦福大学,不过我不是那么喜欢我就读的专业。当时我最想读的是心理学,但父母不太确定未来可以做什么工作,并不是很赞成。
毕业后,我进入了可能中国父母最希望孩子进入的顶尖金融咨询公司,不管没多久我就知道这并不是我这辈子想做的事,于是去哥伦比亚大学读了新闻系,重新学习,希望成为一名记者。
可以说,直到25岁,我才开始真正开始按照我的兴趣和意愿去选择我的专业,考虑我的职业发展方向。这也让我对中式教育存在一些敬畏,也可以说是逃避或抵触。
▲报道中的Lenora一家
直到我的大儿子Rainey 出生,我希望他能在双文化环境下学习,而且,我丈夫年轻的时候,曾有一段时间在四川学习,中文讲得非常好,所以开始研究起中国教育,与此同时,当时中国孩子在全球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尤其上海学生凭借数学、科学和阅读能力在2009年和2012年PISA测试中(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主要对15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学生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两次登顶,不少西方媒体声称这证明了美国放松式教育的“失败”。
▲PISA测试中中国学生远高于平均值和美国分数。
直到此时,我才发现我父母也塑造了我的很多好品质,如坚毅、乐观、勤劳等,渐渐放下过去对父母抱有的成见。
难道,与美国教育相比,中国培养孩子的方式更胜一筹吗?全家由此搬到了上海,儿子随即也进了一家知名的公立幼儿园就读,让我有机会跳出子女的角度,从母亲的角度来看中美教育。
2
“在中国学校,我遭受了‘文化冲击’”说实话,在Rainey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信奉美国自由养育孩子的我经常“大惊小怪”,感受到被冒犯。
就拿吃鸡蛋这件小事来说,我第一次跟幼儿园老师产生了“碰撞”。
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跟我报告:“妈妈,今天我在幼儿园吃了鸡蛋。”
“你不是不吃鸡蛋吗?”我有点惊讶。
“对啊,我不喜欢吃,老师就喂我吃,我吃一口吐一口,她就继续喂。”
“然后呢?”
“最后,我不想让她再喂我了,我就吃了。”
听了儿子的话,我有点不敢相信,这所幼儿园非常有名,来读的几乎都是城中名人,应该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会不会是儿子在夸大其词呢?
第二天放学时候,我特意问老师:“昨天Rainey跟我说,有人喂他吃鸡蛋,请问这是真的吗?”
“真的。”老师淡然地说道。
“他在家里都不吃鸡蛋的,一吃就吐,你知道是谁喂他吃的吗?”
老师看着我回答:“我。”
“是这样的,”我尽可能注意我的语气,“在美国,一般不会迫使孩子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一定会询问他的意愿。”
“那在美国,大人怎么让不喜欢吃鸡蛋的孩子吃鸡蛋呢?”
“我会告诉孩子,鸡蛋富含维生素,对他的牙齿、骨骼发育都有帮助,讲道理。”
“那他吃了吗?有用吗?”老师问道。
我一时语塞,低头看了小小的儿子,他上次为了反抗吃鸡蛋还摔破了一颗牙,成功吃上鸡蛋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没过几天,老师把我拉到一边:“我希望下次你对孩子的事情有问题,可以单独跟我交流。”
“我们在讨论他的事情,为什么要避开他?”我困惑道。
老师看着我的双眼,坚定地回答:“你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我的不满意。要让孩子相信老师是对的,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家长需要配合老师,这是为孩子好。”
显而易见,跟美国完全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不同,中国老师极具权威,仿佛是最高指挥官。
我曾经采访过一位在美国教学的张老师,她跟我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刚到美国第一年带了一个叫Jennifer的学生,经常不写家庭作业。好几次后,张老师就提醒她:“Jennifer, why did you not do your homework?You should do it.(你应该做完你的家庭作业)” 没想到,这样一件在中国家长看来几乎不值得占据大脑内存的小事,却让她收到了第一个投诉。
第二天一大早,Jennifer妈妈专程找到她说:“ You can not talk to Jennifer like that!(你不可以这样跟我的孩子说话!)”张老师非常疑惑:“那她不做作业,我该怎么说?”Jennifer妈妈回了一句可能是美国人养孩子的金句:“You can tell her you can do better! I trust you!(你可以说Jennifer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
而在中国,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通常微信群里只要老师说一句话,几乎所有父母均会齐刷刷地回复:“收到老师,我们会好好准备,你辛苦了。”
由此,我发现儿子也越来越尊重、甚至惧怕老师,会非常开心获得老师的奖励,也担心受到惩罚让老师失望,所以他会尽可能做到老师交代的一切事情,包括理好书包,自己系鞋带等。
▲在上海街头的Lenora和儿子
3年幼儿园下来,Rainey从一个大大咧咧、热爱户外和打破规则的美国孩子,变成了一个听话、乖巧、懂礼貌的准小学生,我又欣喜又担心,欣喜的自然不用说,担心的是他的创造力会不会受影响呢?不过后来我发现,创意并不是“吵闹”(Loud),在美国小学里,声音大的孩子可能就是领导者,那也有可能也是无序的混乱。
3
“中国教育在这两点上优于美国”暑假我们带Rainey回到美国,我在《华尔街日报》的撰文提到过这一段很惊喜的经历:“他并没有像拉布拉多犬一样躲在角落或者言听计从。他画画的时候充满想象力,讲话风趣幽默,打网球时还会刁钻地正手击球。他的这些特质都没有消失。”而且他的数学能力要远远超过美国同龄人。
我开始认同中国教育所秉持的每个孩子都可以培养出多种出色才能的理念深究起来,这两点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尊重教师
跟美国老师引导式的教育方法不一样,中国的老师占据课堂主导,享有不容置疑的权威。不仅孩子们尊敬老师,父母也会听从老师的安排,相信老师做的是对的。
这跟美国非常不同,不论是小孩还是家长,都有极强的自我想法,老师需处处从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出发,老师花费大量时间去跟孩子沟通、讨论甚至辩论。这当然是尊重个性化教育的表现,但是课堂的效率就会相对低下,对于一些需要大量练习的科目,如数学、科学、编程的学习效果可能没有那么好;
▲美国和中国的师生差异
▷难度更高
在美国教育体系里,相信天才是天生的,“Genius born with talents”,尤其是学术方面,很多学校会根据智商和表现,让学得出色的孩子学习得更深点,但因为担心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难度都不大,我做过对比,相同年龄受教下,上海的数学教学内容比波士顿的超前很多。
中国则恰恰相反,勤奋刻苦是刻在民族基因里的,“Genius means struggle”,不管是童话故事还是心灵鸡汤,都在告诉孩子们成就背后是汗水和泪水,这种对坚韧精神的信仰是贯穿在中国整个教育体系里的。
有意思的是,在美国,家长可以推着孩子用这种精神去拼体育,但是在学术上,要求放低了很多。
▲中国教育更侧重第一点和第二点,而美国则侧重第三点和第四点。
一般来说,中国教育重视技能、知识、专家,逐步归纳、总结规律等,美国教育强调的是主动。中国教育看重教出优秀的小孩,而美国则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发现兴趣,非常重视实践和多样的教学形式,更关注的是“快乐”。
中美教育的鸿沟,比我们想象到还要大
如Lenora本人所言:“作为一个在美国长大的中国家庭女孩,把混血孩子带回中国抚养,这本身就非常让人兴奋。”她正在面对的中西教育文化的冲突,国际化学校在读家庭和任教于学校的外教也在感同身受着。
在讲座过程中,Lenora请在场的老师和家长,分别写下一句“你最想对对方说却不好意思当面说的话”,有家长写下“我的英文不是母语,我并不是完全听得懂老师对我女儿的评价。”“我希望老师可以多给孩子布置些作业。”“我希望老师能在课外也多用性格和品性影响我的小孩。”
老师们则写下的观点也很明显:“学习英文很重要,但是享受学习的过程更重要。”“忘了分数吧,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你的孩子不需要是完美的,做快乐的自己才是最棒的。”
中美教育的差异,就这样清晰地凸显了出来,取中西之所长的融合教育的这条路,看起来比我们想象中的鸿沟要大得多。
“如何平衡好中美教育,找到最佳折中点”,可能是国际化学校和在读家庭面临最大的挑战。
本书值得关注国际化教育的家长一读,换个角度看中美教育,很有启发。
目前只有英文版,仅在亚马逊海外版有售,不是特别好买到,“去哪儿上夏校”特意准备了8本Lenora签名版送给大家!
参与方式
在留言区写下你看完本文的感想
分享你在教育路上的困惑
讲述你家的故事等
坐等被Pick!